4月17日,機械系召開教學運行常态化檢查師生座談會,圍繞課程改革、教學創新及人才培養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學院領導、專任教師及本科、研究生學生代表共30餘人參會,通過雙向溝通凝聚育人共識,為提升教學質量注入新動能。

教師座談:課程思政與教學創新雙輪驅動
座談會上,各課程負責人圍繞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學改革創新分享經驗。蘇旭武以《工程訓練》、《數控技術》課程為例,提出通過規範操作流程融入工匠精神、分組完成加工培養團隊協作;以項目化教學、企業導師進課堂等創新教學方式,将愛國情懷融入實踐、傳遞愛崗敬業價值觀。張文謙從《專業綜合實踐》課程出發,強調以“卡脖子技術”激發科技報國使命感,倡導綠色制造理念,并介紹跨學科項目與社會服務實踐的創新實踐。張東橋、吳春淩就《熱工學》、《機械制造技術》課程,引入“雙碳目标下熱工技術革新”專題、分享對比中外高端制造差距,激發學生技術攻關決心;以航天零件精度要求為例,強調“零缺陷”理念。李秀紅就《機電液一體化》課程,介紹機電液協同控制案例,強調全局觀念與統籌能力;讨論自動化設備倫理風險(如AI替代人工),引導學生辯證思考。李奕總結《生産實習與畢業設計》課程經驗,強調職業認同與實踐育人,提出紅色主題設計與成果轉化展示的創新路徑。
會議達成共識,認為思政元素需自然融入技術知識點,案例設計應貼近學生興趣,推動課程思政與教學改革創新深度融合,為培養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學生座談:問題導向與需求反饋雙向聯動
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學生學習問題專題研讨中,師生圍繞課程設置、教學資源及學習規劃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交流。針對大一學生專業課較少、空餘時間規劃不足的問題,教師建議利用課餘時間學習SolidWorks、AutoCAD等機械專業軟件提升實踐能力;學生反饋部分專業課程圖片及設備展示陳舊,學院将及時收集意見更新教學素材。機電液課程因教學資料及實驗分批安排導緻學期内忙閑不均,教師建議學生自主規劃空閑時間學習拓展知識。學生提出增設代碼類、數字孿生類前沿選修課,優化大二下數學課程安排,增加考研課程學時等建議,教師均予以記錄并承諾後續反饋調整。針對專業名稱與課程設置匹配度及個别課程輔助教學手段不足的問題,會上詳細記錄并于會後研讨方案。教師提議開設課外科學實踐活動獲學生廣泛支持。
在此次座談會中,學生提出了較多的學習問題與建議,老師們一一進行了解答與記錄,并于會後繼續反饋完善。座談會的開展為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雙向聯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