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等教育評估是我國一項持續推進40年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制度。新一輪審核評估是相對于2013-2018年組織實施的審核評估而言的。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 (2021-2025 年)》,啟動了新一輪審核評估。2025年10月,學校即将迎來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新一輪審核評估)專家進校考察。
為普及評估基本知識,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關心評估,人人了解評估,人人參與評估,人人為迎評促建作貢獻”的濃厚氛圍,特編輯“迎評促建”——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應知應會專欄。
本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相關熱詞有哪些吧!
01 “16字方針”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
02 “1根本,2突出,3強化,5個度”
工作目标上,新一輪審核評估強調把“一根本、兩突出、三強化、五個度”作為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共同願景和價值追求。
一根本: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根本标準。
兩突出:突出“以本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突出“四個回歸”,落實“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有關要求,引導高校“五育”并舉傾心培養時代新人。
三強化: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強化學生中心、産出導向、持續改進,推動人才培養範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
五個度:注重人才培養目标的達成度、社會需求的适應度、師資和條件的保障度、質量保障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03 學生中心 産出導向 持續改進
學生中心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培養目标和全體學生畢業要求的達成進行資源配置和教學安排,并将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專業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
産出導向理念(成果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強調專業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以學生接受教育後所取得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并對照畢業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評價專業教育的有效性。
持續改進理念:強調專業必須建立有效的質量監控和持續改進機制,能持續跟蹤改進效果并用于推動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04“五自”大學質量文化
2018年9月,教育部在“新時代高教40條”中首次明确提出“大學質量文化”這一概念,為其後我國大學加強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簡稱“五自”)的質量文化建設,完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基礎。新一輪審核評估将“五自”大學質量文化作為評估指導思想的重要内容,首次将“質量文化”作為評估指标。
05 雙萬計劃
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建設1萬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萬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建設1萬門左右國家級一流課程和1萬門左右省級一流課程。
06 立德樹人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根本标準”,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進一步豐富了人才培養的深刻内涵。
07 五育并舉
“五育并舉”是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過程中,教育系統逐步形成“五育”并舉提法,将其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重要指導理念。
08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要求。
09 以本為本
“以本為本”是指大學應以本科教育為根本的大學之道時代内涵。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目标是高水平本科教育、一流本科。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
“三個不合格”:(1)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2)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書記校長是不合格的書記校長。(3)不參與本科教學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
“八個首先”:(1)高校領導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2)教師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3)學校資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4)教學條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5)教學方法和激勵機制要首先在本科創新。(6)核心競争力和教學質量要首先在本科顯現。(7)發展戰略和辦學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實踐。(8)核心價值體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10 四個回歸
“四個回歸”是指教育部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的“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四個回歸要求。推進“四個回歸”,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
一是回歸常識。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真正把内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二是回歸本分。要引導教師熱愛教學、傾心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書育人。堅持以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标準,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實行本科教學工作考評一票否決制。
三是回歸初心。要堅持正确政治方向,促進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知識體系教、價值體系育、創新體系做,傾心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歸夢想。要推動辦學理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傾力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夢。
11 四為服務(四個服務)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教育“四為服務”的重要論斷,即: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12 四新建設
四新建設是教育部等相關部門提出有關新時代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質量中國”的重要内容,包括“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
“新工科”對應新興産業,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器人、雲計算等,也包括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
“新農科”重點是以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的涉農專業,并且要布局适應新産業、新業态發展需要的新型涉農專業。
“新醫科”是适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要求,開設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等新專業。
“新文科”是相對于傳統文科進行學科重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
13 十大育人體系
國家教育部發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充分發揮“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資助育人”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機制,優化評價激勵,強化實施保障,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14 四有好老師
2014年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紮實學識 有仁愛之心
15 四個引路人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廣大教師要做“四個引路人”。
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16 六個下功夫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遵循“六個下功夫”,為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
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
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
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
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