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

輕工設備關鍵基礎技術團隊

'

時間:2022-09-30 浏覽:來源:77779193永利官网

團隊簡介

77779193永利官网輕工設備關鍵基礎技術研究團隊針對現有設計理論與創新方法的分析,以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 TRIZ)為研究基礎,探究多學科理論與方法集成模型,開發産品創新設計與評價的具體方法流程,指導設計過程的準确實施,在現代設計方法方向形成了明顯的優勢與特色。目前研究主要涵蓋輕工機械自動化、現代設計方法、顆粒物料輸送過程三個方向,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及過控技術,力争為綠色工業發展過程提供理論支撐與技術支持。

團隊固定人員共有4人,其中教授2人,包括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高校跨世紀學術骨幹獲得者,另有副教授、講師等科研人員組成,現有在讀研究生20名。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重大科研計劃項目資助。近五年研究團隊已發表論文30餘篇,包括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Results in Physics 、工程設計學報、機械設計等國内外權威期刊。

成員介紹

負責人:

龔發雲,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高校跨世紀學術骨幹、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兼任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設計與傳動學會副理事長、省級平台湖北省制造業創新方法與應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機械設計、輕工機械等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年來,編寫《現代機械設計師手冊》、《行星傳動設計與計算》等手冊、教材4部,主持省級教學研究課題6項,承擔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重大科研計劃項目等縱橫向課題1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申請并授權各類發明專利11項。

成員:

鄧援超,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科技創新方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北省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和創新方法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創新研究會技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機械創新設計、新型智能制造裝備的開發設計研究工作。先後承擔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項目10餘項、企業橫向課題20餘項,獲得國内貿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湖北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各1項,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50餘篇。

湯亮,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青年教學能手,主要從事現代設計方法、輕工機械自動化等領域的研究。通過國家三級創新工程師和國家創新咨詢師認證,入選湖北省第一批創新方法本土師資,江蘇省“雙創計劃”科技副總。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等項目,以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3項,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5篇。

葉方平,講師、碩士生導師,湖北省楚天學子,主要從事港口裝備設計、輕工機械設計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主持湖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發表SCI論文10餘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申請并授權發明專利3項。


龔發雲

教授/碩士

19641


鄧援超

教授/碩士

19639


湯亮

副教授/博士

19798


葉方平

講師/博士

198910

主要科研成果及項目

序号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負責人 到帳金額 起止年月
1 《面向工程素養的工程教育實踐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 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龔發雲 2018
2 湖北省創新方法推廣與應用示範 國家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 龔發雲鄧援超 85 2016-2019
3 柑橘自動剝皮系統研究 宜昌海通食品有限公司 湯亮 25 2016-2019
4 四種型号閥門抗沖擊抗搖擺性能分析 中船重工特種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葉方平 18.5 在研

科研成果

1.全自動裝車機

袋裝産品全自動裝車設備是集機、電、光于一體的全自動化裝車設備,采用了全新機械原理結構,實現袋裝裝車全自動化,完全取代人工裝車從而提高生産效率,可以适用于水泥、化工、糧食等行業,提升經濟效益,促進行業快速發展。

目前袋裝商品的裝車都是人工完成的,裝車工作勞動強度大,現場環境惡劣,工人長期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工作,對健康有很大的損害,所以用機械替代人工裝車,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加強環境保護保,自動裝車勢在必行。

袋裝産品全自動裝車的特點是:采用全新的碼垛方式,實現車廂狹小空間自動規整碼包的功能;機械上采用雙通道技術,提高了碼垛裝車效率,裝車速度高;全自動化裝車設備帶有轉接裝置,能與現有包裝生産線進行對接。

全自動化裝車設備帶有收塵裝置可以收集物料包在皮帶運輸和裝車過程中流失的物料,物料的收塵得到再利用,同時減小了因裝車造成大面積物料揚塵,避免了對周圍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