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紡織品外觀疵點自動檢測技術

'

時間:2011-09-20 浏覽:來源:

内容簡介:

紡織品質量是紡織品生産企業的生存命脈。作為生産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有效的質量管理能夠實現及早發現問題,降低次品率,提升産品質量與檔次。目前,國内紡織企業大多采用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紡機,但其産品表面質量檢測由于缺乏相應的檢測機理和設備,一直停留在傳統的人工檢測階段,操作工人參照給定标準用肉眼尋找織物的表面缺陷。該方式容易導緻視覺疲勞,存在勞動強度大,檢測效率低,且檢驗結果極易受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誤檢率、漏檢率高等缺點。紡織品外觀疵點自動檢測技術集機械、電子、光學、計算機、軟件工程等于一體,運用機器視覺設備代替人眼完成監視、測量和判斷,具有非接觸、可重複、可靠、精度高、連續性、效率高、柔性好等優點,在一些不适合人工作業的危險環境或人工視覺難以滿足精度、速度要求以及大批量工業生産場合有着廣泛的應用。

紡織品外觀疵點自動檢測技術可實現紡織品中的斷經、斷緯、粗節、粗經、緯檔、松邊、起球、污迹、孔洞等疵點的檢測,集自動探測、疵點定位、缺陷分類、布邊打标、質量評估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可針對多種不同的紡織品進行檢測,其檢測速度與精度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平,并且具有使用維護方便,性價比高的優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指标:

1. 最大處理速度:200 m/min

2. 紡織品處理寬度:850 ~ 4500 mm

3. 可識别缺陷:國際标準ISO/DIS 8498-1990、中國紡織行業标準FZ01018-1992中規定的織物布面疵點

4. 最小檢出尺寸(缺陷):0.5 mm

5. 缺陷識别率:95%以上

6. 報單輸出:可依照四分制或其他評判标準生成标準報單,提高産品質量的可信度。

應用範圍:

各種紡織品的表面質量檢測,如坯布、粘扣帶、網孔織物等。在生産線的壞檢和終檢中都可使用。

本項目成熟程度(填小試、中試或産業化):已工業化生産

與企業合作情況:已在昆山永信有限公司投入生産,産品為坯布外觀疵點自動檢測與評價系統。

本項目獲資助、獲獎、獲專利、鑒定等情況

本項目已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專利名稱:一種坯布表面疵點在線檢測裝置,專利号:ZL200810048321.3;軟件著作權兩項,批準号:2010SR0191482008SR17737

項目負責人、電話和郵箱:

趙大興 027-88014765 zdx007@126.com

本項目有關圖片(能體現其應用性的,可以是小試/中試/工業化相關圖片,可以圖片文件形式另行提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