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智能制造工程

'

時間:2020-04-08 浏覽:來源:

專業基本情況

專業名稱

智能制造工程

專業代碼

080213T

修業年限

4年

學位授予門類

工學學士

專業特色

新工科專業

所在院系名稱

77779193永利官网

、專業背景

智能制造工程是為解決制造強國問題而設立的新工科專業,涉及機械工程、人工智能、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多個學科,涵蓋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生産管理等關鍵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更多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裝備來提高制造行業智能化的比例,更需要可以熟練操作、維護、管理和開發這些智能裝備的高級應用和開發人才,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

學校2019年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開設智能制造方向,2020年獲準開設智能制造工程專業正式招生。學校大力建設智能制造産業學院,2019年一次性投入2000餘萬元建設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生産線、數字孿生實驗室、機器人工程訓練室、機器視覺實驗室等,教學條件優越,師資隊伍雄厚。

 

a)德馬吉五軸加工中心          b)三菱慢走絲線切割

 

c)牧野高速加工中心              d)牧野鏡面火花機

1 專業典型設備

2 智能制造生産線三維布局(預計2020年9月投入使用)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面向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自然科學等基礎理論和機械、電子、計算機、信息等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團隊精神與開闊的國際視野,能綜合用人工智能理論、智能制造與系統集成技術、現代設計方法進行智能制造系統設計、開發、管理應用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三、專業特色

以培養高素質創新應用型專業人才為目标,以産教融合為基本途徑,與具備國際領先的世界一流企業共建智能制造工程專業,面向行業生産一線共同開發教材,組織專業教學,共享企業實踐資源,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具有良好的綜合素養與職業發展能力。

四、主要學科

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五、核心課程

核心理論課程: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控制工程基礎、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制造基礎、人工智能、物聯網與大數據、機器人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等。

核心實踐環節:金工實習、電子實習、機械工程訓練生産實習、畢業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智能制造系統實訓

六、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教師20人,教授4人,副教授10,碩士生導師15人,大部分教師具有工程背景。師資隊伍中有省級高層次人才2人,高級職稱教師名錄如下表所示。

序号

姓名

年齡

職稱

研究方向

主講課程

成果榮譽

社會兼職

海外經曆

1

薛歡

38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智能制造與精密制造

智能制造技術基礎

1、獲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寶武集團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武鋼科技進步獎3項,獲全國鋼鐵行業最美青工等榮譽。

2、完成科研項目16項,授權專利50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中國金屬學會分析測試分會力學測試專業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冶金物理測試信息網技術委員會物理性能專業副主任委員

湖北省力學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

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訪問學者

2

劉頓

39

教授

超快激光微加工

激光調控材料表面浸潤性

複合材料激光加工

先進制造技術、

特種加工

1、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支撐計劃子課題、湖北省支撐計劃等項目30餘項,獲批發明專利20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3篇。

2、指導研究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二等獎。

 

省級人才項目入選者

湖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武漢市激光學會副理事長

武漢市第十四屆青聯委員

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激光工程專業

3

夏軍勇

43

教授級高工

機械設備高精度控制

機械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

故障診斷

關鍵零件的力-熱耦合特性

軋制工藝和技術

機械制造基礎

機械制造技術

機械制造裝備設計

1、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獎勵4項,中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十佳青年設計師”、中國冶金科工集團“科技創新青年領軍人才”。

2、發表論文20餘篇

中國金屬學冶金設備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鍛壓)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4

張铮

50

教授

自動控制

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機器人技術

1. 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3項。

2.承擔國家自然基金1項,主持或參與縱橫向項目50餘項,近5年發表論文2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

3.指導本科生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獲一等獎10餘項。


美國訪問學者

5

楊奇彪

34

副教授

超快激光加工

高速切削

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

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項,授權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40篇

2、指導學生獲獎5項

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理事

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


6

丁國龍

52

副教授

齒輪傳動設計

加工

機械制造基礎、數字化制造技術、機械工程導論

1、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項,授權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10多篇。

3、指導本科生獲獎2項。



7

吳春淩

44

副教授

切削加工

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4項,發表論文10餘篇。

2、指導學生獲挑戰杯省級獎5項。



8

陳列

37

副教授

超快激光加工

機械制造基礎、彈性力學與有限元分析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授權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

2、指導學生獲挑戰杯國家級獎2項



9

吳斌方

59

副教授

機械結構設計

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餘項,授權專利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

2、指導學生獲獎20餘項。



10

蘇旭武

47

副教授

機電

數控

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别

機械制造基礎

數字化制造技術

1、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獎2項。

2、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授權專利2項,發表論文10餘篇。

3、指導學生獲獎10餘項。


德國訪問學者

11

梁潔萍

59

副教授

切削加工

機械制造基礎

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論文5篇。



12

婁德元

41

副教授

超快激光加工

機械制造基礎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授權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40餘篇。

2、指導學生獲獎2項。


英國利物浦大學交流訪問

13

成健

45

副教授

超快激光加工

先進制造技術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40餘篇。


畢業于英國利物浦大學激光工程專業

14

王君明

50

副教授

機電一體化設計

數字化制造技術

1、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10餘篇。



七、校企合作

本專業與東風汽車公司、中國一拖集團公司、武漢華中數控有限公司、台灣敏實集團等企業合作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同時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學院,力争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質量。

八、學生文體活動

學校、學院會定期舉行師生趣味運動會、大學生“活力秀”、新生歌手大賽、新生杯籃球賽、辯論賽、湖工杯足球賽、主持人大賽、經典誦讀比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引導學生加強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

九、就業去向

全球制造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和湖北省産業轉型升級,迫切需求智能制造專業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泛,适合在機械制造、汽車、電子、醫療、輕工等行業從事智能制造産品的設計、開發、管理應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備向研究應用型(碩士)以及創新型、研發型高端人才(博士)的發展潛力。

 

Baidu
sogou